國內汽柴油價現下滑勢頭 下月中旬或下調
添加時間:2015年10月16日
新聞來源:
瀏覽次數:
時間:2012-09-24
近期國際油價連續走低,帶動三地原油變化率一路下跌至負值,國內成品油“三連漲”預期也隨之轉為下調預期。據悉,如果原油延續當前價位,10月中旬左右國內油價將迎來年內第四次下調。而油價下調希望的出現加重了市場的觀望心態,需求不足之下,國內汽柴油價格已開始出現下滑勢頭。
受國際油價下跌帶動,國內成品油調價參照的三地原油變化率自7月13日以來首次出現負值。《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了解到,9月21日三地(辛塔、迪拜、布倫特D T D )原油近22日均價每桶112.96美元,較9月7日基準價下跌0 .32%。
油價下調希望的出現,使得國內市場觀望心態凸現。雖然三秋為用油高峰,但下游貿易商采購意愿有限,仍在消耗前期庫存,按需定進,市場購銷情況疲軟乏力。受此影響,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單位銷售進度越來越不理想,此前買賣雙方的“拉鋸戰”也逐漸演變為買方占據市場主導,汽柴油價格承壓開始下行。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國內26個主要城市中石油、中石化銷售公司汽柴油批發均價為:93#汽油為10033元/噸,0#柴油為8692元/噸,其中柴油均價一周內下跌了20元/噸,而地方煉廠汽油成交價格則出現了50至100元/噸左右的下跌。
即將迎來國慶,且是首個高速公路免費的長假,預計出游的集中高峰期將會支撐各地汽油的終端需求,這種現象在9月底將會開始凸顯,9月下半月的整體需求可能會穩中回升,節前汽油價格或將維持堅挺。
但柴油的需求面卻仍不樂觀。目前無論主營還是地方煉廠開工率都在高位水平,本月兩大公司加工量仍將小幅提高,汽柴油供應量將有所增加,且這一趨勢會在四季度更為顯著,資源增加將逐步緩解部分地區資源緊張的情況,加之市場看空心態較重,短期柴油價格將面臨較大的下滑風險。與此同時,大部分主營銷售任務完成情況不佳,月底迫于銷售壓力,也加劇了柴油價格下行可能。(詳情見網址)
http://energy.people.com.cn/n/2012/0924/c71661-1908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