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煤價雙雙下跌,市場略顯得有些浮躁。在國外煤炭需求上不去的情況下,進口煤大量銷往中國,對國內煤炭市場造成一定壓力。對此,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原副理事長、現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顧問武承厚、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工程師朱發根和多位券商煤炭分析師均向記者表示,進口煤對國內煤炭市場短期內有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影響不大。
近日,有媒體公開報道,5月25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FOB價格已經降至92.88美元/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2.26%;而當前國內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同比降幅僅有6.13%。國內環渤海動力煤FOB價與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FOB價的價差接近200元/噸。國內外煤炭近200元/噸差價,一度引起各方評論。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煤炭進口產量達1.84億噸,同比增長10.8%。而在2011年電廠發電、供熱合計消耗煤量大約為19.5億噸(包括產量+凈進口量)。而進口煤炭量僅為國內總煤炭消耗量9.4%。2012年1-4月份,我國進口煤炭量總數為8655萬噸,同比增長69.6%。其中澳大利亞總量為9762萬噸,同比增21.4%;美國進口總量為1588萬噸,同比增11.1%。
同時,美國一部分高卡、高硫煤已經銷往國內,而美國正常煤種還沒有銷往到國內。據內業人士透露,由于美國高硫煤含硫比較高,在日本和韓國是根本不要美國的高卡、高硫煤的。目前國內并沒有終端用戶直接用美國煤,而是由貿易商通過摻配,銷往電廠。而這部分訂單大多是4月份定,5、6月份集中來到中國。目前港口和電廠庫存都比較高,對電廠而言,他們更多愿意采購直接能源,而不是需要加工,除非國際煤價能夠比市場煤價再低50-60元才肯接收。